您所在的位置:福建税务频道 > 资讯要闻 > 正文

南平税务:金秋“丰”景独好全链条护航涉农产业发展

2025-11-18 15:35:21 谢文婷 来源:新福建  责任编辑:吴冰琳  

金秋时节,沃野铺金,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涉农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农户与农企的生产经营活力持续迸发。与此同时,产业链各环节的涉税涉费需求也随之多元增长,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切。南平市税务部门精准对接这一需求,以精细高效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惠及农业生产。

守好“生产关”:政策赋能“甜蜜产业”蓬勃发展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邵武市和平镇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藤蔓间垂挂的黄金百香果饱满诱人,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邵武市源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邵武市源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邵武市最早种植百香果的合作社之一,种植基地规模达120亩,近年来积极引入“钦蜜九号”等优质新品种,凭借优良品质广受市场青睐。目前,百香果已进入集中采收期,早熟品种已采摘80多亩,预计11月初可完成全部采收。“今年挂果率特别高,一棵能摘五六斤果,亩产能达2000斤,但从年初买种苗、购农机,到日常买化肥、雇人修剪授粉,生产环节处处要花钱。”合作社理事长黄忠明直言,像他们这样专注田间生产的主体,对种苗采购抵扣、农机购置优惠、自产农产品免税等生产环节专属政策一知半解,既怕错过优惠,又担心申报操作出错,成了生产之外的“烦心事”。

为破解生产环节的涉税难题,邵武市税务局以2025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抓手,一方面,整理“农机购置涉税指南”,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核心优惠,重点明确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采购的进项抵扣规则,以及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适用条件;另一方面,建立“专属联络员”机制,农户、涉农企业有办税疑问可随时通过微信群咨询,同步推送生产环节申报提醒,确保优惠“不错享、不晚享”。

“税务部门的细致辅导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政策,减轻负担!”黄忠明算了笔“优惠账”,“2025年以来,我们已经累计享受增值税自产农产品免税优惠6.8万元。”这笔钱已全部投入“金都三号”新品种试种,从育种到移栽的生产环节资金更充裕,百香果产业的“甜蜜生产”更有底气。

激活“加工链”:服务护航“千年米业”产业换新

金薏盈畴,稻浪翻金。作为“浦城薏米”国家地理标志使用权企业,福建省浦城县木樨园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采收的薏米加工成薏米粉、薏米桂花糕等特色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据悉,浦城薏米有着4000多年的种植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福九味”优势特色中药材,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1万亩。从田间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发展中,涉税涉费诉求随产业升级不断变化。企业财务负责人魏超时常犯愁:“这两年我们往深加工方向走,新产品越做越多,可哪些能享优惠、设备升级能不能抵税,心里一直没底,生怕错过政策又怕用错政策。”

了解到企业困境后,浦城县税务局聚焦深加工环节开展定制服务,梳理出适配的税费优惠清单,把农产品初加工免征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按“加工设备升级”“新产品研发”等场景分类讲解,结合企业“公司+农户”带动种植的模式,细化相关税收减免的申报要点。

不仅如此,税务部门还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产业链末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企业下游经销商、上游种植户提供同步辅导。线上依托“惠企直通车”精准推送政策、实操短视频,实现政策实务“不来即知”;线下借鉴专场辅导经验,在薏米交易市场附近设立服务点,现场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的涉税疑问。截至目前,已为木樨园食品上下游经营主体开展专项辅导4场次,惠及农户150余户。

“政策给了底气,服务解了难题。”魏超表示,2024年至今,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六税两费减免9.3万元,如今企业的标准化加工车间高效运转,产品拿下“绿色食品认证”,还入选“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在深加工这条路越走越稳,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畅通“销售路”:红利激活“百合之乡”产销动能

近年来,南平市延平区税务局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目标,聚焦当地“百合之乡”特色,以“精准服务+政策赋能”为核心,将税收优惠与产业服务精准投向百合加工销售环节,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务动力。目前,延平区百合产业产值已突破5亿元,成为区域支柱产业。

但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加工销售环节的难题逐渐凸显。“我们想加大研发升级百合深加工产品、拓展电商销路,可对政策摸不准,资金压力大;而且新鲜百合和加工品的仓储保鲜、运输配送也常掉链子,影响了销售覆盖面。”南平市延欣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邱治强说,这是当地百合加工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针对这些行业共性痛点,延平区税务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百合产业协会开展“产业链税费需求调研”,通过企业座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精准定位问题,靶向施策破解加工销售堵点,延欣园艺公司便是重点帮扶对象之一。

延欣园艺公司业务涵盖百合种球繁育、深加工(百合干、百合粉)及电商销售,是连接延平百合种植与市场消费的重要纽带。该公司虽重视研发投入,研发占比达4.2%,但正如负责人此前所言,因对政策把握不准,仅申报了部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后续扩产与电商渠道拓展的资金压力较大。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结合企业“百合种球抗逆性繁育技术研究”“百合深加工产品营养成分保留工艺”两大核心研发项目,逐笔讲解研发费用归集范围、申报流程与留存备查要求,并帮助企业重新梳理账目。最终,企业确认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达312万元,较此前增加120万元,节省企业所得税约31.2万元,为产品迭代升级与电商市场开拓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

为进一步打通加工销售全链路,延平区税务局还延伸服务边界,推动政策与产业深度融合:针对加工企业与销售端的资金需求,联合区金融办推出最高1000万元的“百合贷”,有效缓解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线升级、电商运营中的资金压力;针对深加工产品仓储保鲜与运输难题,通过资产运营方式整合闲置土地,建设专业化百合物流中心,实现百合加工产品当天发往全国90%地区,大幅提升供应链效率,全方位激活“百合之乡”加工销售环节的产业动能。

南平市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涉农产业全链条需求,深化政策精准推送与精细服务,联动多部门破解堵点,让税收优惠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资讯要闻
税务公告
政策法规
视频展播